-
開放 堅持 與時俱進
【媒體看优发国际】桐鄉團隊,在海島上建了一座現代工廠!
-
2024-06-24
-
瀏覽量:1778
當落日為梭羅河鍍上一層金,已近深夜的嘉興港碼頭,一艘來自印尼的貨輪,滿載著華越項目生產的氫氧化鎳順利停泊。這些氫氧化鎳將以最快速度被輸送至國內各基地的生產線上。
而在幾千公里外的印尼大k島上,由浙江优发国际鈷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華越年產6萬噸鎳金屬量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依舊燈火通明,巨大的鋼結構廠房里,機器的隆隆聲此起彼伏……
這座燈光閃耀下的現代工廠,曾創下了一項行業紀錄——全球單體最大的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
在這個“全球最大”背后,隱藏著數以萬計的工作者,華越項目副總經理鄧永貴就是其中一員。從桐鄉出發的他們遠赴異國,克服千難萬險,在海島上建起了一座現代工廠。
咸濕的海風迎面撲來,夾雜著遠方傳來的汽笛聲和船只引擎的轟鳴……2021年,鄧永貴作為生產和技術管理人員,初次踏上了這座充滿生命力的海島。面對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他心里沒有害怕,反而有種想要迎接挑戰的沖動。
然而故事的開局異常艱辛。
低品位紅土鎳礦的冶煉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被譽為“有色金屬冶煉塔尖上的明珠”。項目啟動之初,面對著“工藝風險、投資額高、設備短板”的不利局面,很多人對优发国际鈷業打造全球單體最大的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持懷疑態度。
“與其在別處仰望,不如在這里并肩。”沒有成熟的經驗借鑒,那段時間,華越項目團隊擠在宿舍辦公,邊摸索邊施工,挑戰“不可能”。
海外大項目是“肉骨頭”,也是“硬骨頭”。項目設備都是非標設備,很多工藝也是首次使用,項目在實際使用和生產運行實踐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又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華越項目團隊只有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摸索改進、創新完善。
印尼一半的月份都是雨季,這一時期剛好與全場設備電氣安裝施工高峰重疊,施工現場經常遭到幾場大雨甚至暴雨的襲擊。除了氣候因素,印尼地區施工所需材料、工具緊缺,給項目推進造成層層阻礙。
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抓住不多的黃金施工時期,建設團隊加班加點,陸續完成了鋼結構安裝、濃密機及橋架安裝、廠區綜合管網、管道、設備、電氣安裝等調試工作,工地面貌實現了“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
進入生產調試期,剛解決完老問題,新難題又冒了出來。由于整個項目吃的是“百家飯”原料、礦物特性變化莫測,技術團隊經過連續實驗和技術攻關,敲定新型還原劑,在提升穩定性的同時降低成本。
對種種影響產線的關鍵技術問題和生產瓶頸,華越項目團隊通過自主創新等舉措,實現解決問題和平穩生產的兼顧。
從2020年3月1日開工建設,到2021年11月28日首批合格品的下線,是這支團隊500多個黑夜白晝的風雨兼程,500多個日出日落的全力奮戰。
知難而進,以苦為樂,苦干加巧干,團隊戰勝了一個個困難,2022年,華越項目僅僅用了4個月就達產達標。2023年華越項目單月產量更是突破7100噸,產能超設計產能40%以上。
“优发国际|随优而动一触即发用一流的質量和速度,讓華越項目在印尼成為‘中國速度’的代名詞!”鄧永貴永遠記得第一船粗制氫氧化鎳產品運回國的場景,那艘船上,載滿的是近萬人一起晝夜奮戰的戰果。
榮耀之外,更多的是漫長與平淡。項目團隊里,80%的中方人員超過一年時間沒有回家,默默堅守,將熱愛化作建設力量。
今年1月11日,隨著成品礦漿被源源不斷地輸送至18米槽罐進行貯存,標志著華越SCM礦山選礦廠和長距離管道輸送項目投用。至此,華越項目也終于完成了采礦-選礦-礦漿輸送-冶煉全工藝流程的工程閉環,优发国际鈷業牢牢將鎳原材料資源掌握在自己手里。
“很多人覺得你在海外很辛苦吧,但是話到嘴邊,好像這些辛苦一瞬間都煙消云散了。”鄧永貴說。
回看3年多的海外奮斗時光,印尼大K島的海風依舊襲人,園區工廠內的燈光仍然閃耀,鄧永貴從沒有后悔當初的決定——奮斗在遠方!